释放 AI 潜能,Arm 计算平台构建计算与存储的未来

2025-03-27

来源:互联网

当下,我们正处在激动人心的人工智能 (AI) 技术变革初期阶段。随着自然语言、多模态大模型以及生成式 AI 技术的加速演进,AI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业。根据 IDC 的预测,全球数据量将从 2024 年的 159.2ZB 增长到 2028 年的超过 384.6ZB,年复合增长率达 24.4%。其中,到 2028 年,预计 37% 的数据将会在云端直接产生,而其余数据会从边缘端和终端直接产生。

面对边缘数据的激增,高效的数据处理、低延迟传输以及智能、安全的存储正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。未来的计算架构不仅要提供更强的算力,还必须更紧密地与存储系统结合,以确保 AI 模型能够高效运行,同时优化数据管理和访问方式。

从目前的 AI 技术发展方向来看,一方面,大模型正向通用人工智能 (AGI) 演进,探索多模态、物理 AI 等新方向,并持续挑战算力的新极限。另一方面,为推进大模型全面部署的进程,行业开始迈向深度优化和垂直领域定制化,使大模型能走入千行百业,适应移动端、边缘计算、云端部署等不同场景。

DeepSeek 的推出对全球 AI 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:作为一种开放的创新技术,它不仅展示了 AI 在训练与推理过程中的优化潜力,还极大提高了大规模部署的效率,充分证明了模型能够在更低成本、更高效能的环境中稳定运行。这一成就对于推动 AI 在企业级应用和边缘计算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。

Arm 计算平台:持续促进从云到端的 AI 优化部署

 AI 发展的初期阶段,数据中心作为模型训练和初期推理的核心场所,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传统的标准通用芯片在处理计算密集型的 AI 工作负载时显得力不从心,无法满足 AI 时代对于高性能、低功耗以及灵活扩展性的迫切需求。在此背景下,Arm 计算平台凭借其先进的技术优势,为新一代 AI 云基础设施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范式。从 Arm Neoverse 计算子系统 (CSS)Arm Total Design 生态项目到芯粒系统架构 (CSA)Arm 进行了从技术到生态的整体化布局,不仅为 AI 数据中心的工作负载提供了高效、灵活且可扩展的解决方案,还帮助合作伙伴专注于产品差异化,为产品上市进程提速。

AI 推理是 AI 释放价值的关键,它正迅速从云端拓展至边缘端,覆盖世界的每一个角落。在边缘 AI 领域,Arm 凭借其技术与生态的独特优势,不断创新,确保智能物联网与消费电子生态系统能在恰当的时机、于最适合的地点执行最优工作负载。

为了满足边缘 AI 日益攀升的 AI 工作负载需求,Arm 近期发布了以全新 Armv9 超高能效 CPU Cortex-A320 以及对 Transformer 网络具有原生支持的 Ethos-U85 AI 加速器为核心的边缘 AI 计算平台。该平台实现了 CPU 与 AI 加速器的深度集成。相比去年以 Cortex-M85 搭配 Ethos-U85 的平台提升了八倍的机器学习 (ML) 计算性能,带来了显著的 AI 计算能力突破,可赋能边缘 AI 设备轻松运行超过 10 亿参数的大模型。

事实上,作为数据存储与网络控制的基石,Arm 一直在为全球存储控制器和设备提供高性能、低功耗、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,其中包括:

· Arm Cortex-R 系列实时处理器拥有最快的中断延时和实时反应速度,被广泛应用于诸多存储设备;

· Arm Cortex-M 系列嵌入式处理器是后端闪存和媒体控制的热门选择,并支持自定义指令,客户可以针对独特 NAND 介质的深度优化来创造差异;

· Arm Cortex-A 系列应用处理器以高吞吐量流水线设计、支持最高处理性能,同时拥有 ML、数据处理软件和丰富操作系统的坚实生态支持;

· Arm Ethos-U AI 加速器支持每秒 2048MACs 的 Transformer 原生加速,可以助力存储控制器本身变得更智能;

· 此外,还有为数据中心量身定制的 Neoverse。我们已开始看到 CXL (Compute Express Link) 方面的创新设计采用 Arm Coherent Mesh Network (CMN) 与 Neoverse 组合实现可组成式内存扩展,并融入近存储计算的理念,减少数据搬运。

生态携手,构建 AI 计算与存储未来

在专注提供领先的技术和产品的同时,Arm 还致力于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携手共进,共同推动存储产业的发展。基于 Arm 架构的平台正被行业领先的存储企业广泛采用,以优化其存储解决方案。例如,Solidigm 公司最新发布的 122TB PCIe SSD Solidigm? D5-P5336 显著提升了 AI 数据中心的能效、存储密度和性能,其存储控制器采用 Arm Cortex-R CPU,有效提升了读写的实时性和延时确定性;慧荣科技 (Silicon Motion) 面向 AI PC 的 SM2508 主控芯片采用了 Arm Cortex-R8 与 Cortex-M0,在能效和数据吞吐上实现了突破,其 SM2264XT-AT 是业界首款车用 PCIe Gen4 主控芯片,通过增强的虚拟化来支持混合关键性工作负载对数据的访问,并可节省 30% 的能耗;江波龙基于 Arm Cortex-R CPU 打造的 XP2300ORCA 4836 以及 UNCIA 3836 固态硬盘,凭借其大容量与高性能的优势,广泛应用于 AI PC、服务器、云计算、分布式存储及边缘计算等多个应用场景,满足 AI 技术的本地化部署需求。

此外,在本土存储市场,大普微、联芸科技、忆芯科技、特纳飞、得一微电子、英韧科技等领先的存储企业,也都广泛采用 Arm 技术打造 SSD 主控芯片与设备方案。

迄今为止,基于 Arm 架构和平台所应用的存储设备已近 200 亿台,其中包括云和企业级 SSD、车载 SSD、消费级 SSD、硬盘驱动器和嵌入式闪存设备。目前,由 Arm 技术赋能的存储设备持续保持在每日大约 300 万台的出货量。

凭借前沿的技术实力、丰富的生态布局、深厚的存储行业积累,Arm 正继续引领技术创新,赋能 AI 时代的计算与存储发展。Arm 也将继续与合作伙伴携手,通过安全、高效的 Arm 计算平台,构建 AI 时代计算与存储的新未来。



更多新闻
Keep AI教练来了:体验版上线 支持定制训练方案

Keep AI教练来了:体验版上线 支持定制训练方案

行业首个《AI电视白皮书》发布

行业首个《AI电视白皮书》发布

海尔“AI 之眼”系列家电即将问世,覆盖冰箱、洗衣机、抽油烟机等

海尔“AI 之眼”系列家电即将问世,覆盖冰箱、洗衣机、抽油烟机等